中国教育报报道 近几年来,高中生出国留学(微博)持续走热,多数大中城市的示范性高中开设了带有出国留学预备班性质的国际部,许多省市都批准成立了颁发国外高中毕业文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此类机构多冠以“国际学校”的名称。在社会上,许多留学中介机构将其业务延伸到中学,一些出国留学及外语培训机构纷纷开设了国外高中会考或国外大学入学考试培训课程。
持续走热的高中生出国留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怎样看待留学低龄化?如何有效规范及引导中学生出国留学,规范有关教育机构开展办学及培训活动?这些问题亟须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
在国际上,一些主要接收外国学生的西方发达国家简化签证政策,鼓励本国中学和高等院校来华进行招生宣传及推广活动。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新时期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其中重要标志是全球跨境教育的迅猛发展及规模不断扩大并以留学为主要形式的全球学生流动。随着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跨境教育和留学越来越体现出市场化的特征,其服务性贸易的内涵也得到扩展。
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政府支持公民赴国外留学,逐步放宽对跨境教育的准入政策,允许境外院校在我国开展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及教育机构也开展了名目繁多,各种层次的境外课程和培训项目。学生及家长面临着更多的选择机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和国际跨境教育的主要输入国。
近几年,高中生出国留学热不仅表现在出国留学人数增加,还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高中生在国内考不上好的大学,只好选择出国留学。另一些优秀的高中生为了就读国外名校,放弃高考(微博),出国留学。对于多数家长而言,送处在高中阶段的子女出国留学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投入和更多的担忧,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们做出的很有可能是一种盲目或无奈的选择和决定。国内的教育资源确实很难满足这部分学生对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留学低龄化确实是一种现实存在。因此,无论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应该对留学低龄化有客观和理性的认识,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客观的留学信息和有效的指导。